
河北理财网综合: 2025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为实现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上半年经济发展中有不少亮点引人注目。同时我们也看到,民间投资增长仍比较疲弱,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6%,这是自2023年9月以来月度累计的最大降幅,这反映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不足,民企投资意愿不高。
民间投资在中国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超过50%,在制造业领域总投资中占比超80%,在房地产行业总投资中占比约八成。民间投资不仅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更是未来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
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讲要靠深化改革推动已有政策和法治的落实,不断激发民营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目前关键是要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民营经济促进法》,重点是抓好以下改革事项的深化落实,以提振投资者信心,稳定市场预期,重振市场活力。
一是落实产权保护制度。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落实保护产权的相关政策,稳定投资者预期。要健全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坚持执法、司法等各环节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民营企业家的人身、财产合法权益,为民营企业家创造更多安全感。
二是健全市场准入制度。重点是破除企业投资兴业的显性和隐性门槛,切实消除在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完善招标投标体制机制,从源头上减少各类不合理限制和交易壁垒。
三是破解民间投资要素约束。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支持进入新质生产力领域、城市更新改造、民生“补短板”领域。深化项目要素配置改革,提高土地、资本、人才等要素市场化水平,破解项目要素制约。强化源头治理,建立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长效机制。
四是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深化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密切同民营企业的联系,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
五是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持续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务服务模式创新,提升政务服务效率,高效便利办理涉企事项。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鼓励企业敢闯、敢投,不断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作者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员)
 |
网友评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