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一纸批复,宣告珠海华润银行正式进入“钱曦时代”。这位出身招商银行体系的“70后”金融老将,仅用两年时间便完成了从行长到董事长的跨越,成为华润银行自2010年华润集团入主以来的第五任掌门人。火箭晋升:从“海选行长”到董事长仅两年
钱曦的履历堪称“招行系”精英模板。加入华润银行前,他深耕招商银行二十余年,历任大连、西安、佛山等分行行长及总行战略客户部总经理,积累了丰富的区域管理和战略制定经验。2023年5月,华润银行首次以市场化方式“海选”行长,钱曦凭借深厚的专业背景脱颖而出,同年12月正式获批行长资格。
令人瞩目的是,2025年1月华润银行董事会换届选举中,钱曦被推选为董事长,仅隔半年便通过监管核准,创下该行高管晋升速度的新纪录。这一“火箭提拔”背后,既是对其能力的认可,也折射出华润银行求变的迫切。
临危受命:净利润暴跌与资产质量压力
钱曦接棒之际,华润银行正面临严峻挑战。2024年年报显示,该行净利润同比暴跌67.97%,仅4.49亿元,创近十年新低;尽管营业收入微增4.87%至71.32亿元,但信用减值损失高达42.92亿元,同比激增44.64%,暴露出资产质量压力。
数据显示,华润银行逾期贷款余额从2022年的36.3亿元攀升至2024年的80.7亿元,潜在风险敞口扩大。尽管不良贷款率降至1.65%,但拨备覆盖率仅为172.7%,逼近监管红线。此外,房地产贷款占比仍高达11.17%,对城投平台的依赖也加剧了业务结构失衡。
战略破局:招行基因注入与四大重塑
钱曦的到任被视为华润银行转型的关键转折。作为招行系干将,他带来的不仅是零售业务经验,更是“投贷联动”“科技驱动”的创新基因。在招行任职期间,他曾推动多项创新业务,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强调科技对金融服务的赋能。
华润银行2024年提出的“价值重塑、业务重塑、精神重塑、组织重塑”战略,或将在钱曦手中加速落地。该行已启动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董事会成员近乎全换,仅钱曦与王遥留任,新晋董事多来自科技与风控领域,凸显数字化转型决心。此外,深圳、广州等分行的区域深耕和零售转型已初见成效,2025年一季度存贷款规模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
未竟之路:行长空缺与高管海选
钱曦升任董事长后,行长职位再度悬空。2025年2月,华润银行重启“海选”,要求候选人来自资产规模超4000亿元的机构,年龄限制收紧至50岁以下,较2023年标准明显提高。这一举措既是对过往业绩的反思,也暗示未来战略将更强调“大行经验”与年轻化团队。
展望:4000亿城商行的突围之战
从1996年的珠海市商业银行,到如今资产规模4340亿元的全国性城商行,华润银行始终在扩张与风控间寻找平衡。钱曦的上任,标志着这家“华润系”银行正式开启以创新驱动、科技赋能为核心的新周期。
然而,挑战依然艰巨:如何遏制净利润下滑、提升拨备覆盖率、优化资产结构?钱曦的招行经验能否复制?答案或许藏在华润银行的新总部大楼、数字化转型团队和即将到任的行长人选之中。
在钱曦董事长的掌舵下,这家承载着国资期待与市场压力的银行,正站在历史的新起点。
祝华润银行越来越好!(综合城商行研究公众号)
 |
网友评论 |
|
|
|
|